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5月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科技成果与投融资项目推介会上,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孙小林,科技部火炬中心高企处原处长、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原副会长、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郭建平,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成果转化分会副会长吴乐斌,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王毅喆,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军民融合产业合作专委会秘书长许丰等就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其中王毅喆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迎来黄金期,孙小林则在会上提到了目前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同时期的资本助力不同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表现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
5月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科技成果与投融资项目推介会上,王毅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力量”进行了演讲,他详谈了科技成果转化在不同阶段下的资本助力也在发生变化。
王毅喆指出,过往20年,科技成果转化在出实验室、初期研发运营、探索商业化、进入经营轨道四个阶段中,主要资本助力分别是个人投资人为主的种子轮、天使机构投资人、早期机构投资人、成长期机构投资人。
北京商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当日参会现场有不少未受邀请的企业前来参会,其中一位企业负责人就对记者表示,公司想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来学习下申报流程、难点、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也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方面,来吸取些经验。
郭建平则在会上分享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满分为100分,其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占30分,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环节中的痛点,也是失分的沼泽地,多数企业就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出了问题,导致几分之差与高新技术企业评定失之交臂。
孙小林也在会上表示,民营科技企业要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加强信息互动、形成优势互补。企业要明确技术主攻方向,专注实业、聚焦主业,强化引领性科技攻关,在人才和技术储备、自主创新上下功夫。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突破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持续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成果转化分会秘书长刘庆莲当日出席会议,她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分会将发挥成员单位的科技资源优势,瞄准若干重大方向,对会员及社会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国家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
王毅喆在会上指出,资本市场的信心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政策上先行的,在这部分政策上其实已经先行了,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
许丰也在会上提到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四个阶段,许丰表示,第一个阶段是2000-2006年,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诸多热点主题都在这一时期兴起;第二阶段是2007-2009年,平稳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受国家政策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献量开始快速上升,但是涌现出的新兴主题较少;第三阶段是2010-2015年,进一步发展时期;第四阶段是2016年之后,深化发展时期。
许丰指出,总体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问题的探索、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等方面。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等几个方面,涉及产学研合作的各个方面,已经较为全面系统。
在会上,许丰还详谈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政策解读与申报要点,也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情况进行了介绍。
还面临哪些难题
在会上,孙小林提到了目前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题。
孙小林指出,部分科研机构现在很多科技成果水分太大,实用性太差,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用性是科技战线上的一个痛点;第二个问题是从科研成果到转化落地路径到底应该怎么走;第三大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也有了,转化落地后能够形成多少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中心主任李祥晨研究员结合自己的实践,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涉及到我国科研技术普遍成熟度低、缺资金少资源、无落地细则等问题。同时介绍了利用技术创新联合体TVO模式实践的案例。
提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业内人士进而指出,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对科技成果管理改革的认识不足,尚未制定与成果转化需求相适应的内部配套政策体系。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成果转化审批、人员激励、绩效评价等方面,对原有政策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和突破,需要高校、科研机构重新梳理和建立新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体系和支持政策。从实际情况看,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对相关政策落实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动力不足,原有工作和政策体系难以满足新的工作要求,直接影响政策落地。
吴乐斌在会上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一直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从一个专利或实验室的成果,到批量定型生产,这中间存在超高死亡率。要打通知识和资本之间的层层阻碍,需要从智本(IP)的海洋到资本(IPO)的海洋间修通一条运河,构建“运河生态体系”。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